hy8590cc海洋之神入口|首页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
科研项目
科技管理
科技人才
学术交流
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海洋之神33380cm >> 科技创新 >> 科研项目
开拓思路 勇于创新 开创交通科技工作新局面(交通部)
发布时间:2013/11/29 15:00:40  浏览次数:42859

     2003年以来,在我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交通改革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从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入手,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宏观管理,努力实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五”发展计划》,面向交通建设主战场,开展科技攻关,使交通科技工作为交通现代化做出了新贡献。
  一、开展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编制工作
  为落实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重要机遇期,明确本世纪头20年交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我部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开展了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在分析交通科技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交通科技未来的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战略,为交通领域技术开发选择好主攻方向,凝练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规划的编制体现出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从而为交通科技发展寻找最佳切入点。
  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四个方面进行相关的专题战略研究,即:公路水路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对交通科技需求的研究;公路交通科技发展需求;水路交通科技发展需求;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环境与政策研究。第二阶段要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预计在2004年10月完成规划和计划的送审工作。
  二、发挥科技的主导力量,交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方针,交通科技工作坚持重点突出,面向交通建设主战场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科技与交通建设的有机结合,使科技对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也为实现交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张春贤部长提出的“四个为主”的要求,认真组织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研究工作。自2001年启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工作以来,我部已先后投入资金近6亿元,组织项目205个。 2003年新安排的59个项目中,除继续重点解决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外,还结合落实我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的精神及部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安排了一些有关公路环保及三峡库区安全方面的项目, 如:“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环保与景观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船型研究”,“三峡库区港口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对交通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具有现实的意义。目前,已在实施的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其中已完成验收的项目19个,另有近60个项目计划在年底完成。这些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如:“公路陡崖峭壁护栏的开发研究”项目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混凝土和钢护栏的设计方法,并在示范工程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完善我国公路护栏结构体系及制修订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GPS、航测遥感、公路CAD集成系统推广”项目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进行了二次开发,在西部十一个省的公路勘察设计部门推广,培训了104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西部地区公路勘察设计的技术水平。“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项目已完成了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与水分场的耦合研究等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可望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澜沧江国际边境河流航运开发研究”项目根据澜沧江航道整治工程的需要,研究开发了水下地形测量系统,解决了疏浚、钻爆船的急流抓斗防漂、急流稳船技术和施工工艺等问题,为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的提前完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重点工程科技项目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组织完成了“高速公路跨省市联网收费系统的开发”研究项目,为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研究开发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组织多家单位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寿命、大吨位预应力梁运输架设、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控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做到边建设、边研究、边应用,确保大桥建设工程顺利完成;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遇到的已安装半圆形沉箱,在较大风浪作用下的剧烈沉陷这一我国水运工程界首次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波浪对地基土的软化作用及工程措施的研究”工作,对确保二期工程的安全、进度和投资将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
  围绕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的交通改革与发展中的八大问题,积极组织好交通软科学的研究工作。2003年新立项目28项,多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或难点问题,其中有14个项目是通过公开征集而确定的研究方案,体现了对项目组织的不断科学化。今年相继完成的一批研究成果,在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交通跨越式发展、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模式、交通信息化建设和西部交通建设技术政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较高的研究水平,将为政府的科学决策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公路建设债务负担问题研究”,是针对我国公路建设近7000亿的债务负担问题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评价公路建设债务合理规模的模型、方法和管理政策建议;“水上交通安全行业管理研究”,填补了我国水上交通安全行业管理研究的空白,为完善我国水上交通安全行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公路水路信息化建设指南(2003-2006)”,在对国内外交通信息化及国内同行业信息化状况进行大量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信息化重大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公路、水路施工监理管理机制研究”,首次提出了建立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股份制监理企业和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地位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理企业新模式,为监理企业的改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交通行政执法综合实施模式研究”,结合我国交通行政执法现状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本法律制度,提出了三种交通行政执法综合实施模式,为交通主管部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主要技术政策”,对西部公路交通建设中的规划、工程以及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对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同时开展的“西部地区公路主枢纽建设技术政策研究”和“西部地区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研究”等课题,对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努力推动交通标准化建设和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完成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工作;积极发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针对西部交通建设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制定了《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现在行业内发布。
  三、交通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按照张春贤部长关于交通信息化建设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指示精神,积极落实 《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交通信息化工作。组织制订了《中国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方案》和《交通(公路水路)信息化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交通信息化建设重点,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交通信息化重点工程起到了指导作用。交通部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完成交通部信息化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完善了交通部政府网站建设,互联网网络出口带宽由原来的2M升级到10M,线路改为光纤通道,同时,部办公厅文书处与国办秘书局之间的公文传输系统、会议通知和报名系统(二邮系统)已开始试运行;完成部机关办公业务系统改版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部机关办公业务系统的运行服务水平。
  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进展
  为适应交通科技创新的需要,“船舶运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中交集装箱运输工程研究中心”、“交通航运法律研究中心”、“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水运安全评审中心”、“交通部EDI服务中心”等一批国家、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相继建成,为创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打下了基础。同时,“物流工程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集装箱运输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交通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评估中心”、“交通水力动力数值模拟研究中心”、“交通水运工程检测仪器计量检定中心”和“交通水运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也已向国家和部申报,
  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由我部组织牵头组织的重大科技项目—“交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该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关注和财政部支持的重点),将通过加强大型科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
  2004年交通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0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实施“十五”交通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整合资源,科学管理,积极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提升交通科技总体水平,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加强行业科技管理,探索建立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路子。按照“有重点、分层次”的工作思路,稳定地支持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要公益性研究等领域的工作。通过重点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加快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使其真正成为高水平的交通科研基地。
  二、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和支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活动。一是组织编制好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为未来交通科技发展搭建框架,为交通领域技术开发选择好主攻方向;积极研究探讨改革交通科研单位和高校投资体制的新路子,同时通过机制、政策等,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交通科技投入,特别是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三、加强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管理,服务西部交通发展。按照张部长提出的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要以实用工程为主,以重点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中技术问题为主,以长期想解决而现在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主,以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基础研究为主的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出成果、出人才,见成绩、见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在研项目的动态管理,重点组织实施对西部地区交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所需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及新工艺的联合科技攻关,力争取得一些技术突破,同时加强西部科技项目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决定,结合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快速启动东北地区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
  四、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高效灵敏的管理信息系统。围绕着“抓好交通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有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一目标,以建设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相应数据库为龙头,积极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逐步实现部机关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内部办公电子化及网络化,实现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化。2004年要重点组织建设一套以交通部为龙头的、实用、及时、灵敏的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启动部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二期)建设,推进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研究工作,建立公路数据库、港口及航道数据库等标准规范,实现部分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业务工作在网上受理。
  五、抓好国家、部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面向交通重点工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等三个层面,积极争取并组织好国家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项目;加强交通建设与运输生产,以及交通安全、交通环保、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此带动和促进交通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明确发展方向,找准重点领域,发挥行业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除组织各省厅参加以外,还要吸收大型企业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参加联合科技攻关,使行业联合科技攻关成为交通科技的主战场,力争今后几年内在上述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六、重视行业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交通标准化建设,加快与交通发展相关的、急需的、关键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组织实施《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培养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版权所有:hy8590cc海洋之神入口 Copyright@2013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3号
Baidu
sogou